陪伴新生寶寶一同睡覺是一種越來越多的育兒選擇。顧名思義,這種方式意味著和寶寶睡在一起。對家長來說可能同寶寶一起睡覺是一個簡單的選擇,但是我們還需要考慮伴侶對這種方式的認同與否。在寶寶出生之前權衡所有利弊,可以防止寶寶出生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。 如果您正在考慮與寶寶同睡一張床,請參考本指南給出的建議。這篇將討論不同類型的同睡方式,優缺點,如何安全地同睡,以及如何安排房間佈局。讓我們開始吧。
寶寶同睡分幾種
有兩種不同的方法:同床睡或同房間睡。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,最好選擇適合您家庭生活方式的。隨著寶寶的成長,也可以在兩種方法切換執行。
同床睡
讓孩子在媽媽的身邊或父母之間的床上睡覺。嬰兒在床上睡覺有很多好處。但是,由於潛在的危險,父母通常對此選項保持警惕。這種同睡選項是最需要考慮的選項,因為它對您和您的伴侶有很大的影響。
同床睡的好處
省錢—不需要花錢在嬰兒床上投資,也無需處理安裝嬰兒床的麻煩。
舒適—當寶寶醒來時,只要睜開眼睛就可以了。不用被嬰兒監視器的聲音打擾,從溫暖而舒適的床上下來檢查寶寶的狀況。
本能—人類已經進化出與新生嬰兒睡覺的方式來保護後代的意識。父母會很自然地以保護性的C型姿勢圍躺在寶寶的側面。淺眠意味著我們已經進化為能自然醒來並檢查寶寶是否安好。
好的睡眠模式—如果和寶寶同床睡,寶寶很有可能遵循父母的睡眠模式。這可以幫助父母快速度過那些睡眠不足的夜晚。
同床睡需要注意
同床睡的最大問題是安全性和寶寶可能窒息的風險。這不僅僅是將寶寶放在床上然後離開那麼簡單。現代的成人床和睡眠安排並不完全適合嬰兒。大多數父母,尤其是爸爸,擔心在翻身壓倒寶寶。如果您睡得很熟,則可以將嬰兒放在頭上。如果您遵循安全的同床睡眠指導,發生的事故的概率會非常罕見,並且不太可能發生,我們將在後面討論。
同房間睡
陪伴寶寶一起睡覺的另一種方法是讓他們在自己的房間裡睡覺,但寶寶要睡在自己的小床上。床的類型可以選擇搖籃,嬰兒床或子母床。
同房間睡的好處
良好的中間立場—同房間睡不會帶來不適感或壓著寶寶的擔憂。 · 照顧嬰兒—離寶寶近意味著您可以在夜間餵食或快速更換尿布。另外,如果尿布易爆或漏水,那麼只用收拾寶寶的小床或者把寶寶抱到自己的大床睡覺,保證睡眠,不用手忙腳亂。 · 嬰兒適應—寶寶同父母睡在同一房間但不同床上時,會很容易培養寶寶適應能力。同房間睡眠的緊密性讓寶寶知道家長一直在,但給了他們空間自由。
同房間睡需要注意
最需要注意的是,對於某些家長來說,同房間不夠緊密。您可能更喜歡讓寶寶靠得更近,並享受皮膚接觸的感覺。如果您更喜歡親密的育兒方式,那麼建議您選擇同床睡眠放棄同房間睡眠。親密關係是家長希望與孩子建立的另一個問題。
陪伴睡眠幫助指南
陪伴睡眠的目的是改變家長的睡眠,使其對寶寶更安全。您可以上網查看適合陪伴睡眠的母嬰用品,讓生活更輕鬆。
同床睡眠時
可以 做一個“小窩”給寶寶—只需要很小的區域,可“嵌套”您的寶寶。無論嬰兒是在側面睡覺還是在父母之間睡覺,都使同床睡變得更青山。寶寶有自己的小睡眠區,父母九不太可能翻身壓到他們身上。通常用小墊子做一個就非常合適,甚至可以在寶寶學會直立坐姿時起到輔助作用。
防護措施準備好—對於年齡較大的寶寶,請選擇安裝防護用品,或者購買一個枕頭形的護罩,覆蓋床頭。一些父母喜歡使用網狀的床邊圍欄,這樣寶寶在翻身時仍然可以呼吸。不要使用不透氣的防護用品,以免產生窒息風險。
同房間睡眠時可以
搖籃—寶寶的迷你小床。因為搖籃是嬰兒在房間裡擁有自己的睡眠空間的好地方。放置在床邊,以便寶寶在夜間哭泣時照顧。大多搖籃具有支撐性的網狀側面,寶寶在翻身時也可順暢呼吸,也能讓家長躺在床上時輕鬆地觀察寶寶的狀況。 可銜接嬰兒床—這些嬰兒床可以無障礙地連接到大床上,可讓家長立即接觸寶寶,既能有同床睡的緊密性又沒有安全風險的一種不錯的方式。家長們甚至無需坐起來就可以照顧寶寶,比較適合母乳喂養,寶寶也有自己的安全睡眠區。